自從統X布丁出問題後
相信許多把拔、馬麻都人心惶惶
看到市售布丁的成分標示後,我 決 定 自 己 做
既然要做,當然就要做低糖、營養的布丁囉!!
參考了幾份食譜&「小雞過生日」故事書,我的製作方法如下:
材料
1. 鮮奶300 ml
2. 砂糖30 g(約2大匙) (基本上西點都用白砂糖,但老一輩說二號砂比較營養,當然也可以用黑砂糖)
3. 蛋3顆
4. 香草條 半支(需到烘焙材料店買,基隆的「富盛烘焙材料行」,2支$70)
必要工具
1. 大同電鍋
2. 鍋子x2
3. 細篩網
4. 杯模 or 碗(我用的是附蓋子的「保羅瓶」,在台北的「青山儀器行」買的,$12/個)
5. 水果刀
輔助工具(這些可有可無唷!)
1. 電子秤(替代品:量匙)
2. 量杯 (替代品:市售咖啡 or 飲料罐)
3. 溫度計(替代品:萬能的雙手)
4. 攪拌棒(替代品:筷子、湯杓)
以下是作法囉!
步驟1. 鮮奶300 ml 倒入鍋內
(如果沒有量杯,可以用市售的300 ml 飲料罐替代,或直接買300 ml 的小罐鮮奶)
步驟2. 加入30 g 砂糖(這已經是減量一半的糖,如果可以接受,不加糖也可以!)
步驟3. 文火加熱至糖融化即關火(別煮滾唷!)
步驟4. 香草條 半支,縱切、取籽,放入鮮奶中(我會把取完籽的香草條一起丟下去攪拌)
(香草籽主要是要增加香氣,還有幫助消化的功能。不加也行,但吃起來會偏向「甜蒸蛋」的感覺。也有人加「香草精」,但這個就不是天然的東西囉!)
步驟5. 全蛋3顆,打勻
步驟6. 待鮮奶降至50℃以下
(如果沒有溫度計,可用手摸,熱、但不燙手即可)
步驟6. 將蛋液分三次倒入,並攪拌均勻
步驟7. 過篩3~4次,濾除泡沫&塊狀的蛋清
步驟8. 準備裝杯囉!
沒有布丁杯,也可以用碗、杯子等物代替,但體積不要過大,以免蒸不透
裝杯時我偏愛使用這種有「嘴巴」的鍋子
步驟9. 大同電鍋出場,外鍋加「1杯水」,布丁液放入
記得下方要使用蒸架(以免加熱不平均,產生氣泡!)
步驟10. 電源接上、按鈕按下,最最重要的是,側邊要留一個縫「透氣」,否則布丁內會出現許多小氣泡,外觀&口感都不好
開關跳起後,再等個10分鐘,即可開蓋放涼
(可用牙籤 or 竹籤戳戳看,沒有黏膩就是熟透啦!)
冷藏,盡可能五天內食用完畢
步驟9、10. 也可以用「烤」的,但適用於家中有大烤箱的人
方法如下:
1. 採用「隔水加熱法」
2. 先將裝了布丁液的杯模至入深度5~6公分的烤盤內
3. 加入熱水約2~3公分高
4. 160℃,烤40分鐘
(優點:比較香;缺點:吃了易上火&電費比較高)
當然,有個小助手也是挺棒的啦!!
蒸好嚕~
成品的布丁,香草籽會在最上層&最下層,如果小朋友不喜歡,也很容易去除唷!
此時,眼尖的人,就會發現:
怎麼,沒有焦糖呢??
原因有三:
1. 小芋頭不愛吃,我也不希望他吃那麼多糖
2. 焦糖不算是一樣好的食物,因為「焦」過頭,就有毒~
3. 焦糖製作較麻煩,鍋子也不好洗
所以,我就省略了,皆大歡喜嘛!
不過有人覺得布丁不配焦糖就少一味
以下我就簡介焦糖製作方法(因為我沒做,所以沒有照片囉!)
1. 細砂糖(是白砂糖唷!)40 g 、15 ml 的水放入鍋中
2. 小火煮至呈深褐色且融化冒泡的狀態,熄火
(剛煮時切忌攪拌&搖晃,待呈淺褐色時,才可以輕晃鍋子唷!)
3. 趁熱倒入杯模中
4. 待凝固後,再加入布丁液去蒸or烤
基本上,布丁也可以當作小寶寶的「副食品」,不過要注意以下事項:
1. 六個月以上,確定對蛋沒有過敏者才可以食用
2. 一歲以下,建議以母奶 or 奶粉代替鮮奶
3. 盡可能不要加糖
報告完畢!!